未找到相关内容
新闻资讯

合肥市全力打造大数据审计新模式

智简魔方 | 2021-04-22 15:52

近年来,合肥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强审的重要指示精神,积极创新大数据环境下的审计方式和工作模式,赋能审计高质量发展,多篇数据审计案例被审计署作为典型案例引用。

合肥市全力打造大数据审计新模式

聚焦顶层设计,健全工作体系

印发了《中共合肥市委审计委员会关于推进科技强审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将审计信息化纳入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体系和信息系统建设总体规划,明确5方面12条重点任务,在政策制定、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市审计局印发了《数据分析团队管理办法(试行)》《电子数据管理制度》等文件办法,设立量化细化考核指标,建立健全激励和倒逼机制。强化系统建设。积极支持“金审工程”等审计系统建设,有序建设审计数据分析网、审计内网,改造审计专网,实现主要信息系统在市、县两级审计机关统一应用。各级各部门在发展电子政务和开发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时,加强与审计应用系统的衔接,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发展预留空间和数据接口。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审计科技人员力量建设和配备。支持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实施需要,运用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和聘任专家的方式,解决审计急需的科技人才需求。审计机关出台具体办法,切实提高大数据专业人员素质。目前,全市审计机关通过计算机审计中级92人,入选全省审计机关审计业务骨干人才18人,总数均位居省辖市首位;推行业务主审、数据主审“双主审”模式,成立财政等7支48人功能型数据分析团队。强化追责问责。各级各部门切实推进审计信息化系统建设,依法、及时、准确、完整地提供与本单位、本系统履行职责相关的电子数据信息。对于限制向审计机关提供电子数据和开放计算机信息系统查询权限的有关规定,及时修订或废止。对向审计机关对有意设置障碍、推诿拖延的,进行批评和通报;造成恶劣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聚焦关键环节,深挖数据富矿

坚持数据先行,全面加强审计技术创新,夯实基础工作。注重数据归集。建立各级审计数据中心,推进各类数据整合和标准化,提高标准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目前,市级审计数据中心,已储备数据库表3万多张,数据总量8千万条;归集了财政、公积金、税务等20多个行业的业务数据,以及市直217家一、二级预算单位,最长13个会计年度的财务数据。建成政府投资审计管理系统,目前系统已归级管理建设项目896个,单项工程9417个。注重数据共享。依托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按需共享全市数据信息和相关资料。2020年度,市审计局向市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征集数据需求39项,订阅、映射、使用最新工商法人等信息435万条。在全市审计机关内部,建立数据获取通道和查询模块,初步实现各类数据供共建、共享、共用。注重模型建设。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结合实战需要,将审计人员工作思路和经验方法,分析提炼成审计脚本语句模型。通过对脚本编译执行,有益于快速检索并锁定审计疑点。目前,已建成坐收坐支、虚列支出、超范围发放资金补贴等模型30余个。注重数据安全。强化各类信息系统安全防护,开展审计建成系统等级保护定级、备案和测评工作。

合肥市全力打造大数据审计新模式

聚焦实战运用,坚持靶向发力

将“大数据”理念和技术贯穿审计工作全过程,在深度学习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无人机等前沿技术上实现新突破。突出数据分析技术运用,加强重点核查。坚持以“总体分析、发现疑点、分散核实、系统研究”为原则,加大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单位数据与行业数据以及各领域、各层级、各系统之间数据的综合比对和关联分析力度,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事项、重点内容的核查。突出BIM技术探索运用,推进审计前置。以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各项信息数据为基础,建成专门模型,模拟建筑物的三维几何信息和规划立项、建设进度、材料价格等信息,提前发现问题隐患,精准提出审计建议,更好更优地服务重点工程建设。

在合肥市等离子医学中心项目中,审计组建立审计全过程跟踪机制,在土建、安装等建成的专业模型中,开展应用碰撞检查,发现预留孔洞不规范等14项问题,及时精准提出了优化设计方案。突出无人机与信息技术叠加运用,做到科学计量。采取“信息技术+”的方式,大力探索无人机技术在审计项目中的运用,用新技术当好审计人员的千里眼。新站区河东水库生态修复景观二期园林项目,施工内容涉及不规则广场铺装、绿化面积52万平方米,涵盖绿化、景桥、排水等多项内容,常规的测量方法难以开展精准审计。为此,审计组以无人机拍摄为依托,叠加使用图像处理等技术,科学测算了工程量。该项目审计核减金额378万元,核减率5.88%。


上一篇:“数据中心”即将建成 数字经济从“云端”落地 下一篇:耗资1.91亿!航空工业云基地联通大数据中心一期项目正式签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