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选择 DCIM 的一个共性是他们在使用之前他们都会通过对企业运维做一个前后分析,来部署系统的架构;主要包括管理能力、效率、预测能力以及最为关注的经营成本问题。数据中心的运作是一个劳动密集且繁重的处理模式,其中就设施的投资额来说往往都是不可估计的一笔开支,而机房资源即要充分利用起来也要从确保控制和维护管理的解决。因此,选择 DCIM 的首要条件是需要引入大数据分析与物联网技术的同时,能够精准获取资源使用数据和智能分配资源提升其使用价值,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数据中心资源的价值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
精准采集:资源使用数据是零散、多变的,而传统的数据中心管理系统往往忽略资源数据的采集,或者难以胜任这一工作;智简魔方下的 DCIM 系统通过模拟视图展示可以在线上直接完成机房机柜的信息采集。例如:采用机柜 U 位识别条,精准采集机柜各个 U 位的使用现状与变更,同时与变更工单进行自动比对,如有未批准的变更行为则自动提示,防止人为非法占用资源。
智能分析:通过事前的资源使用详细规划,可以防止资源无效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通过精细化的容量规划功能,可以基于设备资源需求、业务分区、上架时间等自动查找并推荐最佳机位,防止资源碎片化使用。还可以智能分析资源的使用与分配情况,为企业经营提供参考数据。
贴合业务:集成化控制系统,资源的使用往往会涉及到财务、合同等多个方面,需要多个部门相互协同,涉及到企业内部多个 IT 系统。DCIM 充分考虑了企业 IT 环境的复杂性,对外提供多样的系统接口,可以与不同的 IT 系统进行对接,灵活适配企业现有的 IT 架构,支撑业务流可以无缝、流畅运转。
持续降低数据中心能耗
在数据中心运营成本中,能源支出占比相当大,占据成本空间的大部分消耗;所以需要全面把控的一个系统来构建数据中心框架以便于能耗的持续改进,帮助客户降低数据中心电费支出。
智能规划:唯有清楚理解当前机房的能耗现状,方才可以制订合理的改进目标、可行的优化方向。DCIM 系统不仅可以监测与对比各个机房的 PUE,还可以分析 IT 负载的空调自动化调节。了解各个关键设备节点的能效现状,自动识别出能效异常的设备并给出改进意见。
自动执行:通过与硬件设备间协同工作,实现调节与优化设备运行参数。降低数据中心的 PUE,大幅减少电费支出。
决策、分析的全盘计量
通过 DCIM 分析能准确地跟踪数据中心消耗的电能、数据中心设计的性能和容量,从而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当然其解决方法的核心离不开运用智能模式,只有直接告知数据中心设施的负载、温度和变化,才能减少时间成本和人员分配。DCIM 允许数据中心所有者执行整体的把控,实现其期望的数据中 PUE 值和低成本水平线。企业只需在实施前分析其整体数据中心设施效率和成本变化对未来发展的影响,确认后通过分析结果合理分配符合设施的工作人员协管辅助系统开展整体管理即可。